沙龙文章详细信息

Virtuf-Image Virtuf-Image Virtuf-Image Virtuf-Image

【使命】用风物文物精细讲述吴文化变迁,苏州吴中博物馆今开馆

Virtuf-HasTech Virtuf-HasTech

  在苏州吴区,澹台湖景区边,世界文化遗大运河宝带桥遗点西南侧,一座新的博物馆吴博物馆于6月28日正式开馆,这也是疫情以内第一座新开的博物馆。

  澎湃新闻获悉,这一新开的博物馆通过文字实物影像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吴地文化特色,呈现考古探吴和风雅颂吴两大常设展,前者是用考古发现的资料,去串联吴地吴甚至江南的历史,而后者则是广义的吴文化,展现从春秋战到明清时代,从风物人情地理再到雅颂的传承,讲述吴文化在历史阶段的变迁与发展。

  吴博物馆馆长陈曾路表示,博物馆定位是一个有特色高水的馆。所谓的有特色就是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往精准精细发展,为不同年龄层的群众提供更多的教育活动。

  苏州吴区历史悠久,是吴文化的发源地。约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吴地已有先民生息繁衍。三千多年前泰伯在吴地建勾吴,始有历史纪录。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设置吴县,县名沿用至21世纪后改为吴区。

  2020年6月28日,苏州吴博物馆吴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在开幕式现场,吴区委副书记区政府代区长李朝阳表示,博物馆开馆后,将通过陈展文字实物影像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吴地文化特色,围绕考古探吴和风雅颂吴两条文化脉络,集展现吴地广博的物质和精神内涵。

  苏州吴博物馆

  吴博物馆馆长陈曾路对澎湃新闻表示,整个展陈分为‘考古探吴’和‘风雅颂吴’两大部分,前者是用考古发现的资料,去串联吴地吴甚至江南的历史,而后者则是广义的吴文化,展现从春秋战到明清时代,从风物人情地理再到雅颂的传承,讲述吴文化在历史阶段的变迁与发展。

  开幕式现场,馆方发布了未计划,包括学术讲座传课程演绎文创特别展览青年策展人计划等工作计划与品牌活动。其,文哉系列讲座将从吴文化 地域文化文化遗新美育等几个专题入手,邀请内相关领域著名学者开展学术讲座;而传与造物则将分别在本地学术机构既有成就的基础上,开展苏州传统手工艺的深入保护申办手艺传基地,与相关研究机构展开交流合作;博物馆演绎则将通过跨界融合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诗歌戏剧舞蹈曲艺等多种动态的形式帮助观众深入浅出地理解文物与历史。

  此外,吴博物馆计划举办青策计划,在博物馆的二楼专门设有临时展览空间,为青年策展人群体搭建实践台。而在特展方面,吴博物馆将在不久的将与故宫博物南京博物开展合作展览。陈曾路表示,在下半年,我们将呈现吴县文物数字展,同时,我们将和南京博物开展合作,呈现历代画家所绘的与吴地山水相关的展览。

  吴博物馆夜景效果图

  吴博物馆浓缩版的苏州

  吴博物馆选址在澹台湖景区,世界文化遗大运河宝带桥遗点西南侧。作为2020年市区两级实事项目,吴博物馆是在2015年底经批复立项,2020年6月28日正式建成开放运行。

  整个馆区占地有8500米,总建筑面积有米。主体建筑有地上三层和地下一层。其一楼是临展厅和教育心,二楼为常设主展厅,三楼是行政办公区域。同时,馆内配备藏品库房办公用房和休闲服设施三大辅助板块,休闲服设施涵盖多媒体厅观众服心博物馆教育心咖啡吧和文创商店等,搭建博物馆官方网站和自媒体台,整体承载文化展示文物研究公服社会教育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

  吴博物馆展厅内部

  展品 楚途盉

  该馆的设计灵感源于苏州的街巷和落,灰白相间的墙面携刻着苏式古典的记忆,而别出心裁的玻璃幕墙又为博物馆增添着新的活力。从高处俯瞰,不同单元的组合连接,使整个建筑空间好像一个吴字。

  展厅的设有一个宽阔的庭空间,将各个不同的展厅连接在一起,类似于的庭。庭的一侧是一面超大落地玻璃窗,窗外映照着远处京杭大运河熙攘的景色与宝带桥的悠然静谧。沿着庭的台阶拾级而上,是二楼主展厅的入口,门前置有一组精致的园林景,让人想到苏州坐落的那些典雅与秀美的庭。除此之外,博物馆还设有报告厅临时展厅休闲娱乐区,并且定期举办展览讲座活动以及各类教育课程。

  在开幕式现场,博物馆主创设计师王幼芬表示,建筑分为两大部分,庭为主的展览空间,意在表达一些苏州的意味,第二部分是一个开放性场所,面向澹台湖和宝带桥,可以让观众观景。她希望观众在吴博物馆观展的同时,也能够体验到在苏州园林街巷同样能体验到的西,吴博物馆将是一个‘浓缩版的苏州’。

  两大常设展讲述吴文化的历史变迁

  澎湃新闻了解到,馆内展陈面积约4000方米,拥有文物藏品6800多套,其一级品55件二级品66件,三级品177件。目前,馆内设有两个常设展,分别是考古探吴和风雅颂吴,展现了约1200件文物。

  其考古探吴主要从考古学的角度解读吴文化的源起发展和特征。风雅颂吴则包含吴风吴雅吴颂三个行展览,配合考古探吴,解读展示吴的风物特吴地的精品文物吴文化的传承等内容,多角度全方面地诠释吴文化的内涵。

  风雅颂吴展品 西晋越窑青瓷魂瓶常设展考古探吴分为三个部分吴地生民吴春秋大邦之争,主要展示吴地区的早期考古发现,意在从考古学的角度解读吴文化的源起发展和特征。

  在第一单元吴地生民部分展示的是吴地区史前考古遗迹的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吴地区就已经出现了人类活动的迹象。新石器时代的吴先民在此聚居,并发展出了目前已知最早的带有灌溉系统的稻作农业。这部分除了有实物展示以外,还有3D微缩模型和多种多媒体互动游戏。

  考古探吴第一单元吴地生民展示部分

  第二单元吴春秋展示的是严山窖藏真山大墓和木渎古城的考古发现。从吴的建立到吴人的迁徙,从汉代金缕玉衣的雏形玉敛葬到独一无二的玉饰,这一部分将结合遗址出土的遗迹遗存,展示考古工作从发现发掘到保护研究的各个环节,帮助观众从学术的角度理解考古成果的重要性。

  第三单元大邦之争展示了吴越土墩石室的结构和出土器物。吴楚越三争霸。吴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吴越地区特有的土墩石室和明显带有楚风的青铜器都证明了吴的军事实力。

  展品 明青花束莲纹盘

  常设展风雅颂吴则由吴雅吴风吴颂三个行展览组成。雅正是吴文化的精髓,吴雅展厅展出的正是吴博馆藏的秦汉以的精品铜器陶瓷器和玉器杂项。以吴地的视角,从铜镜考察古代的思想史,以钱币考察古代的经济史。还有一枚铜币诞生的全过程包括采铜雕母翻铸母钱制范铸币五大步骤。

  从吴文化视角看无论是新石器时代的良渚陶器,还是六朝的青瓷五代的秘色瓷,乃至陶瓷史上高峰的宋代官窑,元代的青花及明清瓷器,或多或少都与吴地的文化经济有关。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吴地素能工巧匠辈出,这些手作不仅代表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更体现了吴地人文成就的卓绝。我们惟愿以雅物见证历史唤起大家对吴的认同感。

  在吴风部分呈现的是万倾碧波一望收的太湖赋予了吴地山水灵魂。吴秀丽的山水孕育了丰饶的物,这便是吴人不时不食的根源所在。仪式感很强的吴地人民对节日民俗十分重视,而那些古乡镇与村落不仅是浓缩的历史,更是如今鲜活的吴地生活所在。

  而吴颂部分呈现的是吴语侬侬是浓得化不开的乡音与乡愁。吴语作为七大方言之一,既蕴藏着桥流水间的家长里短,也涵养了吴地先贤的梦归宿。

  重点展品

  黑衣陶刻符贯耳罐局部

  这件黑衣陶溜肩鼓腹底,它颈部的下半部分装饰着一圈凸弦纹,两侧有对称的一对贯耳,器物表面打磨光滑。

  贯耳壶的外腹部有四个刻划符号,左高右低,横向排列,是在陶器烧成之后再用锋利的刃器在表面刻划出的。关于这四个刻划符号的考释,学术界众说纷纭,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汉字的先行形态,足以证明太湖地区也是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至正乙酉朱碧山造银槎杯 材质银,年代元代

  至正乙酉朱碧山造银槎杯局部

  此器以仙人乘槎凌空飞越到达银河的神话故事为题材,将银酒杯巧制成树楂形的一叶扁舟,上有一老翁背靠槎尾而坐。槎背部有细瘦阴刻铭文至正乙酉朱碧山造,为元代银工朱碧山所制。

  这件作品设计精巧,造型奇特,在制作工艺上成功地运用了镂刻焊接等多种技法,结合圆雕浮雕工艺将人与舟舟与云气人与槎树间的层次感很好地呈现出。人物镂刻生动逼真,面部丰颐宽额,隆准凤目,飘动的长发根根分明,细腻而流畅,艺术效果堪称完美。

  釉里红龙纹盖罐 材质瓷,年代元代

  此器口部笔直,颈部较短,丰肩鼓腹,胫部微收,带有底面旋挖而成的假圈足,足端面宽。盖顶有一个宝珠形钮,盖设置了里外两个口,便于密封。以盖钮为心施有对称的锦葵花叶一,钮基部及盖外边缘都施釉里红釉彩,花叶上散涂铜红呈色剂。

  腹部浅刻盘龙两条,组成主体纹饰。整器造型端庄,胎白质坚,装饰别致,发色艳丽。元代釉里红烧成难度大成品率低,流传至今的佳作极少,此件藏品的珍稀程度可见一斑。


    馆长对话|陈曾路以吴文化为核心,串联展陈

  吴博物馆馆长

  澎湃新闻吴博物馆意在展现吴文化,目前,馆内所有的展品以哪方面展品为主?

  陈曾路我们的文物实际上是基于吴县文管会的收藏,包括参与的考古发掘文物和年征集的西。简单讲,苏州这些年以的考古发现,从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遗迹墓葬出土的陶瓷器玉石及明清的瓷器,都非常有特色。

  澎湃新闻吴博物馆将如何围绕这些重点展品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陈曾路吴博物馆又叫苏州吴文化博物馆。整个展陈分为考古探吴和风雅颂吴两大部分,其实一听就能明白,这是以吴文化为核心,去串联我们的展陈。

  考古探吴就是用考古发现的资料,去串联吴地吴甚至江南的历史。因为环太湖是整个江南的核心,也是吴地的核心,而吴也在整个环太湖有着最重要的核心位置。所以,吴文化的故事讲述是我们的核心。风雅颂吴所涉及的时代范围更广一些,所涉及的对象也更广一些,更多是指一种广义的吴文化。整个的吴文化展现是从春秋战到明清时代,从风物人情地理再到雅颂的传承,讲述吴文化在历史阶段的变迁与发展。

  澎湃新闻吴博物馆在展陈上有着怎么样的特点?

  陈曾路我们这次在展陈上的特色比较多。你会看到展览的柜内设计密度很高,除了文物本身的阐释外,我们很强调内在的延续,思考怎么样从文物本身之间的关联去勾连整个文化发展的脉络。这其,包括说明文字和大量的辅助多媒体和视频资料。这些是为了让参观者能够比较多元完整全面地了解这些展品。通过展品,让大家能够比较深入了解吴文化的发展。

  在吴风展厅里有一张全景画,结合多媒体设施,把整个展览变成沉浸式展览。所有的体验和互动的项目都镶嵌在展览的路线,让大家在互动和体验的过程当对吴地的风物有比较直观的了解。而吴雅和考古探吴这两个展厅的展示则相对传统。但在一些重点文物和一些展墙边上也呈现了考古挖掘故事,或是学者对于重点文物的深入解读。此外,我们在馆内的一些关键位置上设置了许多互动多媒体数字化项目,希望给予观众在参观时获取更多的信息。值得一提的是,吴颂展厅是风雅颂吴常设展的最后一部分,这个部分主要讲的是吴名吴乐和吴地的一些先贤。我们把展厅设计成一个阅读的空间,把与吴地先贤有关的著作放在展厅里。

  同时,我们还在这个展厅里设置里一些互动空间和将做微展览的空间。我们预留了8个展柜,可以不断地根据展览内容进行调整,做一些主题的微展览,成为展展。微展览是我们的青策计划,为青年策展人施展个人设计理念提供了崭新的艺术实践台。

  展品 清 牙雕溪山行旅图笔筒

  展品 人首蟠虺纹觹

  展陈设计

  澎湃新闻吴博物馆将如何在该地区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如何与围环境所属地观众相联系?

  陈曾路为属地观众的服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在接下的运营过程,我们会推广将的教育活动以及品牌活动。我们觉得馆的教育特别重要,这种活动实际上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

  我们对博物馆自身的定位很清晰,就是一个有特色高水的馆。所谓的有特色就是最大程度地利用我们的资源,但又不是像大馆那样做大展,而是往精准精细发展,为不同年龄层的群众提供更多的活动。所以,我们会建立自身的核心课程体系,到时候会有几百种课程。这些课程不是老师讲学生听,更多的是一些有专题性的活动,大家可以动手互动。此外,我们还会涉及博物馆演绎传造物品牌活动系列讲座等,从学术到有趣味性,面向不同年龄层的活动。

  澎湃新闻在如今数字时代,吴博物馆将如何利用线上活动展现吴文化?

  陈曾路数字化是特别重要的一点。目前,我们已经做了300件文物的数字化扫描,构建了数据库。我们会在官网和官微上搭建两个台,整合我们的各种数字化内容。

  在展厅里,我们准备有针对不同层次观众的导览设备。面向研究者,我们会构建一个非常完整的数据库,希望将各种学者都能够去利用和使用这些数字资源。对每一件文物,我们会从影像资料三维数据展览信息研究信息包括保管方面的数据等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数字化档案。总之,数字化是我们会一直构建的体系和系统,是我们的长期战略。

  据悉,吴博物馆将于6月28日开馆发布后正式开放观众参观预约通道,7月1日起开放参观,参观名额从7月初的每天300人逐步增加到8月初每天1000人。